發卷(31)
江蔚的腦子很亂,父母說的并非全無道理,以她目前的成績學一個國內重點大學的熱門專業完全沒有問題,高考無疑是一條穩妥的道路。
“我再考慮考慮,先回房間睡覺了。”
這一晚,難以入眠。
江蔚起床去寫題,現在只有那些妙趣生花的函數、變化無窮的幾何能夠讓她安靜下來。
以往是這樣,但是現在她還想做一件事。
另一邊,周予行收到了江蔚發來的信息。
大半夜還在微信讨論題目是兩人的常态,周予行對于淩晨一點收到江蔚的信息絲毫不意外,令他意外的是消息的內容。
郁郁蔥蔥:還沒睡吧?可以通個電話嗎?
不一會兒,江蔚收到了周予行的語音通話邀請。
“發生什麽?”周予行問得有些焦急。
“不是什麽大事,放心。”江蔚将自己心裏的疑惑說出來,她現在需要一個來自別人的角度的評價,“我數學學得怎麽樣?”
周予行發覺江蔚的奇怪,但還是認真地回答了,“你是我見過學數學最有天賦的人,你對數學的熱情能夠感染到別人,比如我,如果不是當初在興趣班遇到你,也許我只會在那裏上三節試課。因為你,我堅持到了現在。”
江蔚那邊是一陣沉默,她現在的腦子很亂,完全理不出一個自己想要的答案。
周予行的手機依然貼着耳邊,筆在指尖轉動着,他在等待另一邊的答複。
“我有在聽的,但是有點像編出來的,因為作文寫得好所以說話也文绉绉的嗎?”耳朵聽見一聲輕笑,“不過我特別喜歡聽別人崇拜我的話。”
江蔚越是開玩笑,心裏越是有事。
“發生什麽了,跟我說說?”
“做噩夢別吓醒了而已,夢裏我參加不了數學競賽,有點吓人。”江蔚翻了一個身,“問你一個問題,假如你當初勸我重新走競賽沒有成功,那現在會怎樣?”
“我尊重并且支持你的所有決定,如果沒有成功,說明參加競賽只是我強加給你的想法,不是你自己的想法。對我來說,兩者的不同就在于我和你一起去實現一個目标還是我連同你那一份努力去實現一個目标。”
無論是哪一個結果,周予行所走的路都不會沒有江蔚的存在。
最後周予行強調,“以上都是真話,不是編的。”
“行行行,都是真的。”江蔚這時把頭埋在被窩裏,不知道是周予行那句話把自己逗笑了,“還有一個問題,如果你可以選擇一種更加穩定的生活,你會選它嗎?”
“那肯定不會啊,我這祖國的花骨朵,想什麽穩定呢,咱現在就是去乘風破浪的年紀。”
江蔚把腦袋伸出被窩,清新的空氣襲進鼻腔,她在此刻頓時悟了《桃花源記》裏武陵人穿過狹小擁擠的小洞,豁然開朗的感受。
“你說得對,我們正是去乘風破浪的大好年華,穩定的日子就留在我退休之後去過吧。”
江蔚想表達感謝卻帶了一些戲谑的意味,“周予行你真的很會煲雞湯,以後考慮當個班主任。”
周予行小心斟酌,緩緩開口道:“謬贊,不敢在江老師和孟老師的女兒面前班門弄斧,但是我會争取航天員們在我設計的航天器裏進行太空授課。”
挂了電話,周予行把手機頁面切換回背單詞的軟件,繼續背睡前單詞。
30個單詞已經背完了,他盯着天花板發了會呆,依然毫無困意。
活躍的思維變成了屏幕上飛舞的字母,周予行再戰30個單詞才有了困意。
——
再睜眼已是四月天。
高一第二個學期已經過去了一半,各大競賽開始進入自願報名階段。
在這一學期開學之後,市裏聯合幾所學校舉辦了校際預選賽,劉志高抓住賽事的東風淘汰了半個班的人。
三十幾人的集訓班在校際預選賽之後三分一個教室都空了,那些空了座位中也包括白皓的。
此後每一次來上課,周予行心裏不免有些不是滋味。
記得最初的時候,他們四個人都在這裏,就像小時候在興趣班一樣。
周予行悄悄問江蔚,有沒有感到落寞。
江蔚眉心微微動了動,教室一下子空了大半,失落确實是有的,但還是很照顧周予行情緒地說道:“又不是見不到了,距離和差異都不會成為影響咱山寨和諧關系的因素。”
然而就在這一天教室裏的人又變少了。
原因是在報名之際劉志高非常負責任地把目前政策分析了一遍。
劉志高說了一大堆,又是安撫情緒,又是争取苗子的。
他需要對學生的選擇負責,也要對學校的榮譽負責。
其實大家心裏很清楚,競賽加分已經被取消了,如果沒有絕對信心誰也不想去賭一個機會渺茫的保送資格。
在連續收到六份只填了名字的報名表後,劉志高心灰意冷。
就在此時,把報名表填得滿滿當當交給他的周予行和江蔚兩人,直接讓劉志高的心如久旱逢甘露。
班裏最突出的兩名學生堅持到底令劉志高非常感動,卻一點也不意外。
江蔚在後一段時間打破了周予行對第一名的壟斷地位,是這一批學生裏最令他驚喜的璞玉,她所具有的天賦和熱情将會是她往後這一條路上最強大的武器。
而周予行從初中開始就是走競賽生的路子,即使所有人拒絕報名,劉志高知道周予行不會不去。
最後自願報名的只有十個人,這對劉志高來說不算一個很壞的結果,不管怎麽說新一屆的集雅奧林匹克數學競賽隊組成了。
李潇然幾乎是和白皓同時自願退出集訓班的。
都說新學期新氣象,在這一個新節點,李潇然知道是時候給自己一時的沖動和瘋狂畫上句號了,那些她只能仰望的星星就讓它停留在心海之上,而她要前往新的戰場了,在那裏她會成為自己的戰士。
而對白皓來說,同時兼顧籃球、文化課還有數學競賽的集訓是相當吃力的,能在集訓班堅持一學期稱得上是了不得的一件事了。
如今高中的第一次分流,似乎把所有人分到了不同的道路,每個人都要選擇自己的路,走自己的路。
江蔚、周予行、陳致禮、白皓看似被分開了,但實際上他們無時無刻不在一起,當彼此的支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