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章
4
心髒在胸腔中劇烈地跳動着。
神明還在繼續發照片。
他陸陸續續發來一些腸子和骨肉碎塊的照片。
我深吸了一口氣,拍了拍因為刺激而發麻的腦袋,敲字:“夠了夠了。”
神明這才停止發送照片。
然後一句話也沒有說。
可能是“殺人”累了,也可能是意識他與我較真的行為幼稚了。
但我卻是實實在在被震撼了。
神明……可真嚴謹。
為了模拟現場給我看,花費了這麽多模型血漿!
看來神明也是個“寫實派”的人,想必他編的故事都經過了他的模拟,這可比不少推理小說家嚴謹多了。
我忽然有種找到靈魂摯友的感覺。
當即我就有一個想法,我要和碎屍的神明面基,向他讨教模拟兇殺現場的技巧。
我很激動。
我有預感,我會收獲一個志同道合的好友!
當然了,如果神明可以不那麽裝逼就好了——編故事就編嘛,幹什麽非得說是真的?
但他堅持的話,我也不會去拆穿。
朋友的一些小愛好而已,尊重包容就是了。
我向碎屍的神明發出邀請:
“哥們兒,哪個城市的?”
“約個時間見見?”
碎屍的神明沒有答應:
“……”
“你不會是警察來這裏釣魚執法吧?”
我看了直接大笑,這入戲也入太深了吧!
“我開那樓裏不是有我筆名嗎?你搜一下就知道了”
“我真是來這裏取材的作者”
想到神明的角色扮演,我也配合了下,再次回複:
“如果我是警察,出門就遇殺人犯好吧?”
神明果然喜歡這種中二式的回複,正面回答了我的問題“我會考慮。”
雖然沒有直接答應,但“會考慮”就是有機會。
只要讓神明也認同我,“考慮”自然就會變成“好”。
我再次采用了神明的故事,并且主動地去翻閱了神明過往的發帖記錄,整理了十一個故事後,閉關進入了創作期。
三個月後,我把成稿交給了編輯。
當時已經是午夜,編輯和我說他明天再看,我也倒頭就睡。
結果第二天一看手機,全是編輯的消息!
他居然熬夜看完了我的文,這是以前從未有過的待遇!
“雀兒!”
“你太太太太牛了!”
“我一邊怕一邊看,簡直欲罷不能!”
“太牛了,您是開竅了吧?”
“不!”
“這是神啊!情節、節奏、角色、設定絕了!”
“您的文筆太引人入勝了!”
“驚險刺激,太适合影視化了!”
“剛好最近網站在推優,我想把您的文送上去!”
“要是他們資方有眼光,就該立刻開拍!”
“不說了,我去上班了!”
“雀兒等我好消息!”
人生頭一回,讓編輯誇得心花怒放。
走對路了。
我這性格和文風,早該寫驚悚懸疑了!
照這樣發展,我遲早成為我國的驚悚大手!
為了慶祝,我給自己放了幾天假,來了趟旅行。
旅行回來的路上,我接到編輯的電話:“雀兒!你的文确定改編影視了!說不定會比出版書更早一點,到時候還能帶動銷量!定個小目标——兩百萬冊!”
此時的我還不知道影視化的力量,只覺得編輯太誇張,兩百萬冊的發行量,那得是多大的作家才能做到的?
雖然我想成為驚悚大手,可這也太誇張了。
半年後。
我的文定檔網絡黃金期,周六周日晚8點開播,每周四集,牢牢占據開屏推薦。
這下,論壇裏的人想認為我吹牛都不行了。
很多人都對我熱情翻了倍,積極地給我推薦他們的素材,說是想讓自己的殺人經歷也搬上熒幕。
我不介意他們前後的态度不同,但我想換種方式。
不要私信投稿,而是辦一場故事大會。
可以使用變聲器、翻牆軟件模糊自己的信息,但是一定要連麥,輪流給大家講故事。
我喜歡這種互相交流的方式。
可以增加羁絆,可以帶來更多靈感。
故事大會舉辦了。
起初大家不太願意開麥,但聽說“碎屍的神明”也會來,就都樂颠颠來了。
這半年裏,我和神明的關系變得很好。
他給我講了很多他“殺人”的故事,包括一些很隐蔽的感受,讓我對書架上那本《犯罪心理學》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創作的時候也更加得心應手了。
而且,通過和神明不斷交流,我發現我已經可以不依靠素材,創作出非常有代入感的故事了。
之所以還舉辦故事大會,是因為我想結交朋友。
他們如此熱愛驚悚故事,每個人都動筆寫了那麽多,讓我一個創作者十分有好感。
不是每一個人都有耐心去描述一個故事的。
和志同道合的人交流,是我的一大愛好,也是樂事。
故事大會來了十幾個人,其中有兩個人讓我印象很深刻,他們對我有濃烈的興趣,結束後第一時間和我交換了聯系方式。
他們很熱情,也很健談,經常主動找我聊天,有時候也會說面基的事,也交換了地址。
可我還是想先和神明面基,他畢竟是我的貴人。
終于,神明在看了我開播的劇之後,答應來我的城市面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