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 遇到朋友
“漁歌會的新址在哪裏?有沒有聽說什麽時候開業呢?”
“沒那麽快吧,聽說比這邊要大上一倍。”
“你能不能拿到會所的邀請函還是另一回事呢!”
幾位衣着考究的男士正在舉杯攀談,周仁耳朵尖,湊進人堆裏去搭腔。
“各位好,我叫周仁,有幸去過漁歌會的新址……”
周老板見縫插針,到處在酒會上介紹自己。寬闊的大廳裏,男士居多,女士沒有幾位。姜唯不太想跟着周老板擠進擠出,站在角落裏無所事事。
她今晚穿着黑色緞面的禮服裙,頭後依舊挽着圓髻,插了一根玉墜發簪,整體不算出挑。甚至,她自己都覺着有些寒酸。
沒辦法,漁歌會本來就不是她這種小白來的地方,連周老板這樣的創業能手也夠不上邊。
漁歌會的入會門檻很高,不是商業大佬就是行業巨子。暮南舟打造的不僅僅是一個地理标記上的高級會所,還是一個人在商界晉級的裏程碑,在圈子裏的地位象征。
周仁向暮暢靠攏的最新成果就是拿到了酒會的邀請函。他認為,自己都沒體驗過這類高檔場所,怎麽能帶領團隊做好新址的園藝項目呢!
大約是在他的軟磨硬泡之下,暮暢給出了兩張銀色的邀請函,所以周仁和姜唯才有幸站在大廳裏。
姜唯來了這裏才發現,邀請函還有金色、黑色、大紅色……仿佛銀行卡的客戶等級,具體待遇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們的銀色是最普通的一檔。
有些來賓看上去眼熟,可能是某某新聞人物,一進場就被服務生引去電梯廳,或是其他出口。姜唯不敢亂跑,要麽呆站着,要麽在餐臺旁取些飲料和甜品。
等到入場的賓客減少時,門口的禮賓員已經撤走,姜唯才左顧右盼地走到室外,找到一處涼亭歇腳。
還是被花花草草包圍着,她才感覺自在舒适。周老板發來信息,問她在哪。
【花園裏】
【別自己走,晚上我送你回去】
【你不是喝酒了嗎】
【你來開車】
【好的】
姜唯只能等着,會所在郊區,不容易打到車。涼亭的位置還能遠眺到停車場,即便不是豪車也個個锃光瓦亮。
可周老板忘了洗車,而且是自己開車來的,禮賓員接姜唯下車的時候,皺着鼻子。她想起當時的場景,捂嘴笑起來。
重要人物都會遲到麽?
大門口又開入一輛加長版豪車,一男一女攜手下來,跟在引路的服務生身後。姜唯看那女人的背影頗感熟悉,而且她也挽着圓髻。
她看了一眼手包裏的邀請函,重新回到大廳裏。
那女人是姜怡珍,姜唯在幾步外打量着她,也穿了一件黑裙,品質比她的更上乘,胸前還有一顆碩大的翡翠吊墜。
同行的男人身形削瘦,整套黑色中山裝。他一直背身站着,姜唯看不清他的容貌與年齡。
男人與姜怡珍走入更高級別的會客廳,口袋裏的手機震起來。
“師父,我們沒看見那個女人。”
男人走入角落,聲音暗啞,“一會兒就能看見,不要再打電話了。”
他與姜怡珍閑聊了一會兒,又提議回到大廳去轉轉。
兩人一前一後來到餐臺邊,這裏的點心雖然不如會客廳裏的精致,但種類更豐富,還有女士喜歡的甜酒。
姜唯此時興奮地湊到姜怡珍跟前,把對方吓了一跳。
“你……”
“你來幹嘛呢?”姜唯調皮一笑,見到認識的人,感覺放松很多。
姜怡珍平複了下心情,左右打量着姜唯。
“跟朋友來的,進城見見世面!咱們倆這是撞衫了吧,你快離我遠點。”
姜唯知道她在開玩笑,挎着她的胳膊不松手。姜怡珍沒辦法取食物,與姜唯擠眉弄眼,好似一對兒挑選下午茶的閨蜜。
“姜小姐,遇到朋友了?介紹一下吧!”
兩位姜小姐同時回頭,穿中山裝的男人笑起來,眼下兩道橫紋。
姜唯終于看清了姜怡珍的同伴,膚色略深,面龐清瘦,鼻梁上駕着複古圓鏡片,一副道學先生的模樣,歲數比姜怡珍大不少。
“這位是文金山先生,歷史學教授、國學專家、雲都文學會會長……”
姜怡珍故意講了一連串頭銜,把大家都逗笑了。
“哎呀,姜小姐拿我取笑!”
“誰讓您身兼數職,名氣太大了呢!我不說完,您又該嫌我介紹的不完整了。”
活躍完氣氛,姜怡珍牽起姜唯的手,正式介紹道:“這是我表妹,姜唯,陽城大學的高材生,現在做園藝師。”
“哦,園藝師可是技術性很強的行業。”
文金山眼裏露出贊許的目光,姜怡珍更是趁熱打鐵,“您知道嗎,沒有姜唯養不好的花,她就是那個……可以叫做植物界的老中醫!”
姜唯拽了拽她,吹得沒邊了,笑着謙虛道:“哪有那麽神,我只是比較喜歡這一行,幹了好幾年了。”
“哈哈,姜小姐就是個能人,姜小姐的家裏人肯定也都是人才啦!”
文金山大笑起來的時候,眼睛眯縫着,下面的橫紋被擠得更深更長。
此人雖然言語熱情,但站的位置又有些疏遠姜怡珍。
姜唯感覺些許奇怪,而且那張笑臉莫名帶着哭相,沒給她留下什麽好印象。再者,她不擅長這種無限吹捧模式的交談。
她該怎麽誇姜怡珍呢,她實在湊不成一句話,只會揶揄人家是小富婆。
文金山環顧四周,移開了幾步,“你們不常見面吧,那就多聊一會兒,我上樓去招呼客人啦!”
“好的,好的。”
姜唯握緊姜怡珍的手,如同剛參加完一場面試般緩了口氣。
“終于走了,笑得那麽難看。”
她說得太直白,又怕姜怡珍不高興,扭過頭去盯着她問:“到底是誰啊,你怎麽認識他的,還跟着他來這?”
姐妹倆從會所大廳一路聊到涼亭裏。
姜怡珍是在雲都認識文金山的,參加某個創業經驗的分享會。
文金山在會上侃侃而談,號稱自己在文化圈混跡多年,人脈深厚,會後吸引了一衆粉絲,緊接着就搞起各種社群營銷。
姜怡珍抱着取經的心态加入了付費用戶群,參加過多次線下聚會。
最近一次的聚會在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