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戰争學院的考試每次都會有所改變,第三區域的考試更是如此,這一次的考試內容學院将其定為——筆試。”
歐陽曉面色平淡,一身白衣,風度翩翩,語氣冰冷平淡,說出了考試內容。
聽到“筆試”二字,很多人都興奮地摩拳擦掌起來。
這場考試竟然是“比試”,那也就是說,是比較修為實力的高低。那些對于自己實力自信的人一個個都是目中露出期待之色,而那些修為較弱的人,臉色則是有些陰晴不定。
“這比武一般不是在最後的壓軸考試嘛,怎麽在第三場就要比了?”
有人小聲地嘀咕起來。
“該來的終究還是會來的,随遇而安吧,任他千變萬化,我自不動如鐘,不就是比武嘛!”
李家龍背着雙手淡淡地道。
“那就都來戰吧,角逐出一個最強者!”
王濤那一身如同花崗岩般的健壯身軀,站的筆直,目中露出強烈的戰鬥欲望。
“你們錯了!”
就在很多人人群情激奮,鬥志昂揚的時候,一直保持淡然的歐陽曉目中露出了一絲錯愕之色,忍不住地說道。
“我說的筆試并非比武,而是文試的一種說法,考察的是大家的文學功底。”
歐陽曉向着衆人解釋道,而在場的衆人,身上雄赳赳氣昂昂的氣勢頓時一滞。很多人甚至露出了目瞪口呆的神情。
文試,這個考戰争學院還要考察文學功底,這有沒有搞錯啊?
在這個世界,崇尚武力,實力決定權力,因此這裏的人習武成風,尊敬強者。
文學在這個世界并不是很吃的開,你有文化,有知識,但是實力低微的話,人家一拳頭就直接要了你的小命了,你還談什麽文學。
就是如今的朝廷,那幫文官,也都不是靠着舞文弄墨當上的,而是靠着修為和實力。
因此,文學之流一直被認為是末路,而在張小凡的靈魂穿越過來之前的那個“本土張小凡”被人視為廢物,也是因為他沒有實力這個原因。
如今戰争學院竟然要考察這一項,頓時讓這裏的考生蒙了。
唯有場中的張小凡,聽到歐陽曉的解釋,聽到筆試的意思後,心中則是有了一絲觸動。
筆試,在這異國他鄉,他再次聽到了筆試這個詞,不用想,一定是那個地球老鄉,戰争學院院長——王建宇說出來的。
“看來,他将地球上的一些教育方式也傳播了一下了。”
場中,歐陽曉可是不管他們這些人的愣神。
他的手中出現了一個巴掌大小的褐色門框,向着場地中間一甩手,巴掌大的小門就從他的手上飛出,小門迎風見長,當落到地上時,那巴掌大的小門就變成了一道三米高的門。
門中散發着氤氲的白色光芒,讓人看不真切裏面的情況,張小凡的目中則是光芒一閃,這道門戶,與那秘境中的門戶很像,而且此地也并沒有筆試用的卷子和筆,想必這道門應該是一道空間之門,連接着真正的考試之地。
“跟我一同進去吧。”
歐陽曉說完,不理會衆人,一馬當先,直接邁步踏入了門中,消失不見。在場的其他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随後也是向着門中走去。
張小凡和秦天、于芊芊随着衆人也是一同進入了門中。
門內是一片場地,裏面的空間不小足有整個天之壇那麽大,在這空間中燈火通明,纖毫畢現,裏面擺着大量的桌椅,每張桌子上都擺放着三樣東西,卷子、硯臺和羽毛筆。
在那衆多的桌椅的前方,也擺放着一張單獨的桌椅,歐陽曉正襟危坐在那裏。
見到衆人看向自己,歐陽曉的眉頭一皺,他的性格喜靜,這種被衆人環視的感覺讓他有點不舒服,不過如今畢竟是代表學院前來,為了保持學院的名譽,他暫時忍了下來。
“找位置坐下吧!”
歐陽曉向着衆人說道,考生們聞言紛紛找地方坐下,張小凡、秦天和于芊芊選了一個比較靠後的地方坐下,三人排成一行,張小凡在中間,他的左邊是秦天,右側是于芊芊。
“在你們的桌子上,擺放的就是我們戰争學院為了這次考試準備的試卷,也就是考試用的問題,你們需要将這試卷上的問題的答案填寫在上面,考試的時間是三十分鐘,三十分鐘後,收卷走人。”
“考試期間,不能相互抄襲,否則是為作弊,沒收試卷,取消本次所有區域的考試成績!都聽明白了嗎?”
歐陽曉将考試的規則娓娓道來,當說到作弊時,語氣驟然一寒,精神力一放即收,在場的考生頓時感覺全身的汗毛倒數,有一種被看透的感覺。對于這位面容冷酷的老師的實力有了一些認識。
“若是你們能夠在我眼皮子底下作弊而不被我發現的話,那也是可以的。”
歐陽曉淡淡地說了一句,眸子中則是有着戲谑的色彩,衆人想到剛剛歐陽曉釋放的精神威壓,以及考試作弊被抓後的後果,心中都是紛紛一凜。
“就算考零分也不作弊。”
“作弊就是找死。”
……
“考試開始!開始計時。”
随着歐陽曉的宣布,這場戰争學院在新日帝國舉行的第一次筆試開始了。
張小凡打開試卷,開始看考題,大略的浏覽了一下,考題共有十道,全部都是簡答題,每題十分。
張小凡沒有再看,而是開始從前往後做了起來。
題目不難,大多數都是關于新日帝國的歷史題,其中也有關于修煉的境界上的一些問題。這些對于張小凡來說都不是事兒。
以前的那個張小凡很喜歡考古,因此對于新日帝國的歷史非常了解,很多典故事件都知道,讓張小凡撿了個便宜。
而關于修煉方面的問題,傳承水晶中的知識非常之詳盡,因此這方面的問題,也難不倒張小凡。
就這樣,張小凡幾乎是沒有卡克的地方,一口氣做完了九道。
而當張小凡将目光投向了第十道問題時,目中頓時一顫。
“問:‘獨在異鄉為異客’的下一句是什麽?”